前几个星期,因为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,清华大学在网络上又火了一把,好坏各参半。不过,清华大学似乎并不受这样的舆论风波所影响,上周还在公众号上发布了关于清华大学文创限定雪糕的消息。二校门雪糕、大礼堂雪糕、紫荆花雪糕、日晷雪糕、荷花雪糕、水木清华雪糕……
有的精致完美,有的脑洞大开,每个雪糕都有不同的口味,让人看着就想尝一尝。但很遗憾,这些看着像是新研制出来的雪糕,其实是设计作品,只能看不能吃。不过,虽然这个不能吃,但能吃的文创雪糕还有很多。在这个IP大行其道的时代,文创雪糕一边卖得火热,一边暗潮涌动。
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全国各地的旅游景点逐渐重视起了文创产品的开发。而夏天的到来,给了各大景区文创产品开发的灵感。从2017年北京玉渊潭樱花雪糕的悄然面世,到2019年北京故宫雪糕的彻底出圈,近几年来,这股文创雪糕风是愈演愈烈。
相较于传统文创产品,与景点标志性建筑如出一辙的造型,小巧又可爱的外观,雪糕让“文创”的概念变得更加鲜活了,无怪乎一个又一个景区都开始买起了文创雪糕。而且比起全国各地街边超市、小卖部都能买到的伊利蒙牛雪糕,文创雪糕只能在某个景区才能吃到的限制设定,给年轻人带来了极大的新鲜感,也让其有了更大的溢价空间。
当然,从长久发展的角度来看,文创雪糕越往后发展,还是得依赖于景区IP本身的能量,IP的知名度是关键。理解起来其实很简单,想想看,一个国家级的旅游目的地和城市级的公园,其中间的差距一目了然。例如圆明园,推出一个并不复杂的荷花文创雪糕,都能轻易成为爆款;而北京香山公园红叶文创雪糕就没那么好运了,本就知名度有限,再加上不那么好看的粗糙笑脸红叶造型,一上市就被嫌弃了。
除此之外,文创雪糕发展的天花板也决定于景区所拥有IP的生命力和数量。举个例子,北京玉渊潭公园只有“樱花”一个IP,有时节限制,樱花节一过,花谢了就不好卖了;但三星堆博物馆手握众多文物,仍处于开发阶段,这意味着三星堆可以开模制造的文创雪糕种类更多,且文物没有时效性,是可以日常售卖的,具备更强的生命力。
需要注意的是,尽管文创雪糕更重文化附加值,但消费者并不会无底线降低对口味和质量的要求。就算做的是一次性生意,如果产品连及格线都达不到,很容易遭到舆论的反噬,对IP造成伤害。就像央视新闻的点评:文创雪糕始于颜值还得忠于品质。文创雪糕们在思考如何营销和放大自己文化价值的同时,也要做好对口味和质量的把控,不然消费者最终还是要回归街边雪糕的怀抱。